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政管论坛:何增科教授主讲“制度化反腐败:未来十年中国反腐败的思考”

  4月8日中午,我院在廖凯原楼207教室举办了主题为“制度化反腐败:未来十年中国反腐败的思考”的政管论坛。本次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长聘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增科主讲,中心助理教授、副主任费海汀主持,吸引了线上线下超过200名师生参加。

  何增科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围绕四个问题对中国的腐败与反腐败进行了讲解。四个问题分别是:中国目前的反腐败形势如何?未来十年中国反腐败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关于中国的反腐败形势,何增科教授首先介绍了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清廉指数”,这是学术界最常用的国别层次腐败测量指标。该指数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清廉程度持续提升,体现了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和反腐败的良好形势。

  何增科教授提出,反腐败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清廉中国”,这需要实现廉能政治、廉洁企业和廉洁社会的有机统一,其中廉能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纵观人类政治史,在清廉和能干有为之间的结合上存在着四个象限:一个是既腐败又无能,一个是既清廉又能干有为, 还有一个是贪而有为、贪而能干,再一个是廉而不为、廉而失能。与一般意义上的廉洁政治相比,廉能政治概念的范围更加宽广,要求更高。

  展望未来,何增科教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反腐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一把手腐败、用人腐败等“上游腐败”,二是少数机构、个人对优质公共资源的垄断性控制,三是公共信息公开不足导致人民监督乏力,四是监察权膨胀带来的新问题。

  何增科教授认为,要克服上述困难和挑战,未来中国的反腐败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第一,建立分权制约的现代政党国家治理结构,强化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第二,简政放权,鼓励竞争,增强制度的包容性。第三,推进干部选拔体制改革,破解“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困境。第四,推进公共信息公开立法,破解人民监督中的信息不对称困境。第五,完善反腐败机构的核心规则,增强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和责任性。

C:\Users\戴尔\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afe52634da0d26bda182d6cdda3eb3.png
 

  参加讲座的多位教师围绕腐败与反腐败的测量方式、香港廉政公署外部咨询委员会制度的可推广性等问题与何增科教授进行了学术探讨。在讲座最后的开放讨论环节,线上线下的观众和学生也都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围绕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提问。问题涉及到新加坡反腐败经验、制度反腐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中外腐败概念的区别等。何增科教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逐一回答。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