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分论坛

  9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二届政府管理论坛暨纪念北京大学政治学120年研讨会分论坛之“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在廖凯原楼512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国家治理。分论坛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何增科教授主持。

  

  

 

  分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的报告侧重于实证研究,下半场则以规范性研究为主。第一位报告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其松教授基于贵州交通管理“数据铁笼”等案例,阐发了大数据支撑下“以技术制约权力”的前景。

  

  随后,来自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王清教授介绍了她对佛山市各级“创益中心”的田野研究,分析了“内嵌型组织”和“外生型组织”的特点和不同的社会动员效果。
 

  之后发言的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马啸和曾渝两位助理教授。马啸介绍了自己与Susan White和赵谭完成的论文《土地出让和村庄民主》,这一研究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广泛的田野调查,运用量化分析和过程追踪方法发现,在选举之前出发生了土地出让的村庄在之后的更容易发生贿选。曾渝以《经济发展与政治赋权:来自中国社区自治的理论与证据》为题,对中国社区物业维权案例数据进行了机器学习和建模,最终得出经济发展可以为自治赋权的结论。
 

  上半场的评议人是来自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汪锦军教授。汪锦军从因果逻辑、中国现实政治运作等角度,对于四位报告人的一些论点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与会师生展开讨论。在简短的茶歇后,论坛进入下半场。
 

  首先报告的两位学者关注的分别是当代西方和古代中国。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丛日云教授作了题为《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与当代西方的新政治》的发言。他指出,当代西方已经进入了英格尔哈特所说的后物质主义和自我表现价值观兴起的时代,认同的碎片化导致了社会的极化和分裂。随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姚礼明教授随后围绕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治国理政体制,分析了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完成的国家治理格局。
 

  接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强助理教授作了《经济危机、政治重组与西方民粹主义——基于国内政治联盟的形式模型与经验检验》的报告,他与合作者陈兆源通过形式模型的演绎,扩展了对于民粹主义成因的政治过程和政治本质分析,揭示了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分享机制的失灵,并对于经济全球化进行了反思。随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费海汀助理教授作了主题为《国家权力的崩溃与苏联解体》的发言,他将历史回溯和结构分析结合起来,从基础性权力和专断性权力、依附线理论出发,对苏联国家权力体系的崩溃进行了再解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修科老师作最后发言。他首先对于现代国家是否就是民族国家提出了质疑,强调了民族国家是民族、政治国家这两种不同的共同体的相互重叠,并且先后分析了现代性、民族构建和国家构建的概念,并在概念之间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梳理。
 

  
 

  下半场报告结束后,王清教授对于以上发言作出了评议。与汪锦军教授相同,王清教授从事实和理论建构两个层次对于各位发言者的发言做出了评述。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们各抒己见,在各个话题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本场论坛的主持人何增科教授作了简短的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各位学者的研究,对今后更进一步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期待。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