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第四届治理现代化论坛:公共管理分论坛“学科发展与实践价值”举办

  12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建院20周年暨第四届治理现代化论坛“公共管理分论坛:学科发展与实践价值”在廖凯原楼举办。分论坛包括“学科发展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两个主题,来自公共管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40余位知名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数百名国内外线上观众参与论坛。

公共管理分论坛——学科发展与实践价值

  分论坛1以“学科发展与国家治理”为主题。上半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志忍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学科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陈振明教授对科学研究范式转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未来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包国宪教授以政府绩效治理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为题做了报告,反思了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政府绩效管理,提倡以公共价值为基础改革政府治理。黑龙江大学何颖教授分析了目前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两个层次与特色研究的基础理论新生长点。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丁煌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科要继续回应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科建设应调整为“2+X”模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姜晓萍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思与行”为题,探讨了公共管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孔繁斌教授介绍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与科学性,认为公共管理学科应该重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更要注重引领社会。湖南农业大学徐晓林教授对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公管学科建设最大的问题是不分类、一刀切,并深情回顾了北大政管学院的发展历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蔡劲松教授结合本校办学经验对理工见长高校的公管学科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十四五时期公共管理发展应坚持三个结合、强化四个意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向运华教授针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问题,从交叉学科、培养目标和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思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教授以“全球治理、2030议程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题,阐述了中国如何落实2030议程,并提出面向全球治理的公共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分论坛一上半场发言嘉宾

  下半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句华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学科发展与治理现代化”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句老师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这对公共管理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感谢各位嘉宾参与研讨这一议题,贡献真知灼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竺乾威教授系统地回顾了中国治理创新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集中体制下“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合作”治理创新模式的概念,并对其重要性、难点及突破口做了全面阐释。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章文光教授基于长期田野调研的成果,探讨了三治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总结出四类三治融合的治理经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孙涛教授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及专业建设问题,提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注重态度、技能与知识的交叉能力。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鲍静研究员探讨了职业资格制度如何推进中国人力资源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问题,提出未来改革要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通道。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朱正威教授以“公共管理的治理实践与学科话语”为题,强调在中国场景下提炼治理语汇中的丰富理论内涵,应成为研究中国之治的重要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教授对我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实践基础进行了探讨,从体制构建、运行机制和治理工具三个方面展开观察,认为中国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发展应当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何文盛教授系统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目标驱动下的公共管理学科定位与发展,提出公管学科亟需在国际借鉴基础上进行本土重构与创新。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何伟教授提出要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并指出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姜玲教授结合本校发展历程,探讨了财经特色类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路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志荣教授立足新时代背景,系统分析了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探讨了学科、师资力量、学生培养方面的国际化路径。

  最后,周志忍教授对全国兄弟院校多年来对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嘉宾为庆贺本院20周年或远道而来、或云端相聚。他指出,各位嘉宾发表的真知灼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待与兄弟院校一道共同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与学科的长期发展。

C:\Users\gyy18\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2c0e69cf8314a00b896730310b0036.png

分论坛一下半场发言嘉宾

  分论坛2以“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为主题。上半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国家治理与应急管理”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宗超教授对我国应急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状况进行了总体刻画,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钟开斌教授介绍了一种特殊的应急组织形式——工作组,同时构建了工作组的四种类型划分框架及其具体的运行机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吕艳滨研究员讨论了政府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当前政府改革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政府治理的因应路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赵新峰教授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风险防控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建构策略”为题,分享了新冠肺炎冲击下疫情防控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建构策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萧鸣政教授围绕如何深入实施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问题阐述了六大观点,呼吁高校重视与加强人力资源学科的建设。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炳胜教授介绍了官民互动视角下促进公众参与的完整理论框架,并实证验证了该框架对提高中国情景下的公众参与意愿的积极作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解亚红研究员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人的因素”为题,深入探讨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推动管理者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王洛忠教授基于八个维度的系统分析,构建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任务—资源精准匹配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建议。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蔡礼强教授在检验和重思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之治要充分运用中国本土资源,尤其需要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群众路线。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程慧副教授报告了第三方评估在政策优化与国家治理变革中的推动作用,同时指出了第三方评估当前存在的约束与局限。

  陆军教授对与会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精炼总结,呼吁各界同仁持续合作,共同推动应急管理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分论坛二上半场发言嘉宾

  下半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万鹏飞副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数字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志成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竞争与垄断的特点,并提出我国数字市场竞争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吴建南教授系统介绍了“人民城市”的理念,并分析了这一理念在上海的实践。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汤志伟教授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对智慧治理的构成要素、实现目标、实施战略、定义比较做了详细论述。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曹现强教授分析了政务热线赋能社会治理的济南实践,提出目前政务热线面临的四大问题和需要处理的多种关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潭教授介绍了国家与乡村关系的技术链接,阐述了数字时代国家和乡村的关系特征,并提出通过“数字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数字再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张伟教授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框架,分析了统筹发展和安全视野下的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刘烨研究员分享了北京市“回天有我”大型社会服务活动的实践和经验。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文教授提出了“政策试点”动能模型,并以此分析国家基础性权力嵌入政策执行中的正当性、制度化,以及动能关系如何调试的问题。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办事处主任杜春晓从街道工作的实际出发,分享了白纸坊街道在“接诉即办”过程中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的有益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果佳副教授采用目标人群的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反馈框架,分析了我国生育政策的设计和调整机制。北京市委党校杨守涛副教授提出在基层治理中要运用协商治理的方法艺术,打开“协商之窗”、凝聚共识。

  万鹏飞副教授简要回顾了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充分肯定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表达了与学界同仁携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诚挚期盼。


分论坛二下半场发言嘉宾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