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发表演讲

  2021年11月27日晚,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邀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以《中国公立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的分析》为题发表演讲。本次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田凯教授主持,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孙明助理教授参与了本次论坛。由于处于防疫期间,本次讲座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近200名同学通过网络参与了讲座。

C:\Users\LG\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f530648ab122926fd4b25d1cb593813.jpg

  讲座伊始,田凯教授感谢阎凤桥教授拨冗参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讲座,并对阎教授的学术经历进行了介绍。阎凤桥教授1998年获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其后历任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并曾赴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以及其他多个国家访问和学术交流。阎凤桥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组织与制度、民办高等教育、学术职业等,先后主持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出版专著《大学组织与治理》,参编和翻译著作若干部,在《教育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中文和英文论文。

  阎凤桥教授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周年院庆表示热烈祝贺。他首先从功能与结构的视角介绍了西方大学的演变历史。当代西方大学兴起于11-12世纪的欧洲大陆,分别初创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帕多瓦和法国的巴黎。早期的大学是在宗教与世俗力量争斗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保有自主和自由特性,由此建立起大学的法人制度。之后英国建立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主要承担教学功能;德国建立起洪堡大学,发展出研究型大学;美国建立起威斯康辛大学,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现代大学的三大主要功能由此产生。另一方面,在早期大学同乡会(nation)、住宿学院(college)、学部(faculty)的基础上,现代大学逐步发展出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学院制、以伦敦大学和威尔士大学为代表的联邦制、以一些新型大学为代表的两院制等结构,大学组织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管理结构围绕着知识体系的发展而建立。

  接下来,阎教授介绍了中国大学的治理要素。他首先梳理了治理概念的源起。治理即决策的结构和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起被赋予改变低效行政的新含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分别对治理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治理与管理在主体、权源和运作等三方面的区别。而中国大学治理则包括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监督等五个要素。之后阎教授结合近期调研成果,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治理现状。其中,外部治理主要体现在政府放权与学校承接的矛盾,内部治理则包括对大学章程、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与非正式制度等五方面实施效果的考察。

  讲座最后,阎教授对中国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理论演绎和经验归纳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西蒙有限理性决策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以23所高校33位书记和校长的访谈资料为经验素材,阎教授对学术决策、行政决策和党委决策等三种大学决策形式进行了分析。综合来看,大学的学术、行政和党委三种决策机构有各自的议事决策规则,从规范角度看各自的原则清晰,但从执行情况看,实际的决策过程会和正式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出现决策中的信息悖论、人情悖论和比较悖论。阎教授倡议用交往理性提高公立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的有效性。

C:\Users\LG\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00b31fd13fc09d245c66c715e2e6d79.png

  田凯教授对阎凤桥教授的讲座进行了评论和总结。他指出,阎教授通过对中国高校领导的定性和定量访谈资料非常珍贵,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阎教授发现了中国公立大学治理中的脱耦、信息悖论、人情悖论、比较悖论等组织现象,并运用西蒙的有效理性理论进行了理论解释,展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大学是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阎教授对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的分析,对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政府组织的决策过程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最后,同学们与阎凤桥教授就民主集中制中的信息流动、加强交往理性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