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2023中国青年政治人论坛国际青年分论坛专报

摘要:国际青年相会,共话全球治理

  2023年4月22日下午,2023中国青年政治人论坛国际青年分论坛(International Youth Forum)在北京大学廖凯原楼B104室举行。本次国际青年分论坛以“全球治理·青年行动(Global Youth in Global Governance)”为主题,邀请到来自中国、博茨瓦纳、尼泊尔、日本、伊拉克5个国家,目前或曾经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习的6位优秀国际青年代表分享研究见解。本场论坛也邀请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于晓虹老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海方老师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健老师担任特邀嘉宾,对国际青年代表的展示进行针对性点评并总结。本场分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由来自利比里亚的公共政策硕士研究生宋永童(Abayomi Tarplah Santi Jr)担任主持。

主持人

  在分论坛上半场,来自日本的榎本耕己(Kohki Enomoto)同学介绍了有关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兴衰的研究。他试图挑战学术界关于日本产业政策由政府主导的既有观点,通过一个基于多元视角的分析,探讨了日本产业政策如何在日本政府、国会、企业等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竞争下出台、转型,并走向终结。来自中国的王嘉宇同学试图探讨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何以对其疫情期间的防控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25个欧洲国家的实证检验,他发现公众较高的政治信任可显著提升其对防疫政策的认可、对封控政策必要性以及对防疫和经济增长间权衡的认知。来自伊拉克的曾方德(Zebari Safin Rasheed Ali)同学关注伊拉克的民主制度。他分析了伊拉克现行民主政体在促进制度、经济和安全发展方面的局限性,展现了伊拉克国民对政治体制的态度,并讨论了可能的制度创新与改良方案。

上半场

  三位同学完成展示后,于晓虹老师一一进行针对性点评。于晓虹老师对这三项学术作品给予了高度正面的评价,表扬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针对三位同学使用的博弈论、案例分析和量化回归等分析方法进行了专业性的点评,并给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建议。

于晓虹老师

  在分论坛下半场,来自尼泊尔的奥妮卡(Aneka Rebecca Rajbhandari)同学在线上分享了对尼泊尔与中国关系中信息沟通问题的见解,以及她所参与的两国间沟通交流工作。她梳理了两国外交往来的历史,介绍了尼泊尔公众对中国的认知现状与挑战。此外,她还分享了自己作为创始人所开展的旨在加强两国信息文化沟通的工作项目Araniko Project。来自中国的台永康同学试图与有关威胁和公民服从间关系的研究进行对话。借助对美国1918年流感长期政治效应的量化历史分析,他发现在一百多年前流感疫情越严重的县,新冠病毒流行时的疫苗接种率越高,为外部威胁增加公民服从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来自博茨瓦纳的马柯(Mooketsi Mazebedi)同学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冲击。他揭示了全球变暖如何对位于非洲南部的社区的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危害,对妇女、儿童、老人造成相对更严重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当地的受教育率和就业率,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和不平等。

下半场

  在点评环节,刘海方老师赞赏三位同学对现实治理问题和实践的关注。她基于区域国别研究视角给出专业点评,鼓励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国家与地区,呼吁对气候变暖这类影响广泛的全球性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刘海方老师

  最后,张健老师对本次国际青年分论坛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国际青年分论坛的举行恰逢适宜,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在当下颇为必要。他认为六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研究议题虽有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信任”的关注。信任的缺失将对世界带来严重挑战,但张健老师认为,青年人是构建社群间、国家间信任的重要力量,大学则是他们建立信任的最佳环境,因此鼓励各位同学更加勇敢地建立、分享和传播信任。

张健老师

  2023年是北京大学的“国际战略年”,2023中国青年政治人论坛专门开设国际青年分论坛,旨在为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政治人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多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想的青年政治人能够携手共进,围绕更多全球治理议题贡献青年智慧、汇聚青年力量!

合照1

现场剪影

合照2

现场同学

C:\Users\user\Desktop\国际青年论坛投稿\0422pm\DSC04564.JPG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