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杨文辉、赵思远:Management of civil services and the supply of civil servants

  本文原载于Public Administration,网络发表于2024年2月20日。

  摘要: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组织-个人框架,探究对公职人员的管理是否影响有能力的年轻精英对政府工作的偏好。通过在中国进行的一项联合实验,我们发现政府工作的经济和非经济激励改变了有能力的年轻精英参与公共服务的动机。特别是,优绩制和高工资吸引了更多有能力的年轻精英进入公共部门。相反,反腐调查可能会降低他们在政府任职的意愿。此外,公职人员管理方式对年轻精英进入政府意愿的影响效果取决于个人的特征:有政治关联的个人更不偏好优绩制的选拔规则,而更有可能在乎政府工作的经济回报;反腐调查更有可能降低公共服务动机较弱的人进入政府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

杨文辉

杨文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评估、比较政治经济学等。

赵思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论文主要观点】

  公共组织对于公职人员的管理可以塑造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影响政府廉洁性,改变政府的任务绩效。公务员的素质关系到政府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然而,对于公务员的管理是否会影响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政府,我们的了解仍然有限。

  传统的研究主要按照个人-组织契合(person-organization-fit)的框架,关注个人属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他们在公共组织中工作的倾向。本文提出了组织-个人(organization-person)框架,探究对于公务员的管理如何塑造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政府的意愿。个人谋求公职的动机可以是多维的和动态的,他们可能会根据公共组织的经济和非经济特征来做出职业选择。另外,很少有研究在统一的框架下关注多种因素对年轻精英进入公共部门服务的意愿的影响,本文使用联合实验来估计公职人员管理实践在多个维度产生的因果效应,并且探讨公职人员管理实践如何与个人属性相互作用,以塑造有能力的年轻人对于政府工作的偏好。

  本研究发现,政府机构的人才选拔规则很重要。有能力的年轻精英在选择政府职位时,更倾向于优绩制的选拔规则,而不是靠资历和关系。其次,反腐的形式可能对他们进入公共部门的意愿产生异质性影响。第三,有能力的年轻精英更愿意在更高级别的政府工作,更高的月收入可以增加他们担任公职的意愿。另外,个体的政治关联和公共服务动机具有调节作用:有政治关联的个人更不会偏好以能力和资历为基础的选拔规则,同时更有可能选择工资较高的政府工作;以资历为基础的规则可能会削弱公共服务动机较强的个人谋求公共职位的热情;严格的反腐更有可能把公共服务动机较低的人挤出公职岗位。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adm.12987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