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罗薇助理教授团队社会组织自愿监管参与行为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上发表

  Luo, Wei, WenjuanZheng and Yan Long. 2022. Relational work and its pitfalls: Nonprofits’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sponsored voluntary accredit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论文主要观点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大趋势下,评级评估成为城市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自愿监管”是其中的一项尝试,它的逻辑在于促进被监管的机构通过参与评级评估,自愿地采纳监管者制定的规则和标准。与强制监管相比,这种监管手段在政府管理社会组织方面能够降低成本、以间接的方式促进社会组织的变化。本研究是以社会组织5A评级为例来探讨由政府主导的自愿监管体系的效果。因为自愿监管体系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有多少被监管对象来自愿参与,所以本文集中讨论为什么有些社会组织自愿参与自愿监管体系,而另一些组织不参与。

  通过对深圳203家随机抽样的社会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本文发现这些机构的参与行为不能被现有理论解释,比如组织本身的正式化程度、对政府资源的依赖,或制度压力等因素与组织参与5A评级的行为不直接相关。唯一能影响组织作出参与决定的因素是政府在推行评级之前所铺设的网络以及一系列非正式工作,比如对重点关注对象进行说服、解释、沟通的工作。本研究从经济社会学中引入了“关系工作”这一概念,发展出“关系治理”理论,对政府的非正式性工作进行阐释。在经济交易中,个体为了建立和维持交换关系,需要扩大或者模糊正式关系的定义,这些维护正式关系的非正式活动即为“关系工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与被监管对象建立和维持联系、信任、合作等一系列非正式的关系,对于自愿监管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提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关系工作与经济交换场景中的关系工作不同,它并非由权力关系中弱势的一方来发起,而是由政府来主导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政府关系工作选取的对象和策略常常会产生非预期的后果。本文从质性访谈中梳理了组织面对评级时的态度和行为,以此两个维度建立的四种理想型,分别说明了在推行评级过程中,组织因为政府不同的关系工作策略而出现的各种反馈。

  本文的研究结论突出了政府包括关系工作在内的非正式策略的重要性。这些非正式策略,比如提前的说服、解释、说明,提前规避矛盾或风险,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时候比公共管理强调的正式策略更为重要。与强制监管相比,自愿监管所需政府资源和人力较少,监管标准更高,执行效果更好,在许多领域已经广泛推行,比如维持金融稳定、环境生态保护、产业自主管理等。由政府主导在非营利领域推行自愿监管在全世界范围还不常见,深圳的社会组织评级是当地政府一项创新的尝试,因此本文采用了探索性的混合方法,通过统计模型来判断相关与不相关的因素,通过质性材料来深入发掘相关或不相关性背后的复杂过程和机制。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