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学典礼 | 院长燕继荣:书写公共治理新篇章
2025级新同学,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送爽,未名湖畔再添新绿。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怀揣学术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新一届北大政管人。今年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98名新同学加入政管大家庭,我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壮阔浪潮,成长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二十余载砥砺奋进,学院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同行。这里是探究政治文明、公共治理与国家发展规律的学术重镇,是培育未来治国理政栋梁之才的摇篮。学院秉持"道器兼修"的育人理念:既仰望星空,深耕政治哲学、国家理论;亦脚踏实地,精研公共政策、行政管理;更以开放胸襟,观照全球治理变革,回应人类共同挑战。
同学们,当你们选择在燕园开启人生新征程,投身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的学术探索时,这一抉择已彰显出高远的志向与责任。借此开学典礼,愿与大家分享几点学科认识:
其一,政治学与公共管理以人类共同体的秩序建构、组织管理与制度机制研究为核心,这要求我们秉持“天下为公”的理念,深刻理解公平正义的要义。
其二,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区分公共事务(public)与私人事务(private)两大领域,认为二者虽遵循不同规则,但皆纳入国家与全球治理框架。我们需在厘清权威与自由、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坚守并践行公共性与人民性的价值理念。
其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以人类个体及其团体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化解矛盾、形成共识、达成集体行动的可能。这不仅要求我们洞察“社会”这一复杂系统,更需具备与之互动的能力——通过沟通、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推动社会变革。
上述特质进一步凝练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天下为公,报国为怀” 不仅是学院的标识,更是人才培养导向。我们致力于培育兼具学术根基、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兼具深厚历史底蕴与鲜明时代特征。北京大学作为现代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源地,始终引领学科发展。期望各位学子珍视在北大、在政府管理学院的求学时光,潜心治学,系统研习理论,夯实研究功底。无论是政治思想史的深邃内涵,公共政策分析的缜密逻辑;抑或比较政治制度的宏观视野,地方治理实践的生动案例,均需倾注专注与努力。唯有筑牢根基,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实现学术与思想的创新突破。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具有鲜明实践导向。希望各位不仅要做知识的吸收者,更要做思想的创造者和实践的推动者。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中寻找真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田野调查、政策咨询,将所学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北大政管勉励大家以智慧与行动,推动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公共福祉的持续提升。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聚焦权力运行、资源配置与公共利益维护。它要求我们既具备专业素养,更需要高尚品格与坚定信念。要坚守学术诚信,恪守职业伦理,明辨是非,秉持公心,在纷繁中保持清醒判断,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有温度的公管人。
北京大学始终以培养国家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诸位同学已在考试中展现自己在知识学习领域卓越实力,但成为具有知识创新与领导力的领军人才,仍需接受全方位的严格训练与系统考验,这包括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化、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政策分析素养的提升、社会交往技巧的锤炼以及公共服务意识的养成。
学院全体教师与各位家长殷切期望,诸位能在求学期间,点燃思辨的智慧火花,锻造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培养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在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壮阔征程中,镌刻下属于北大政管学子的的坚实足印,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璀璨篇章!再次恭贺你们!祝愿你们在北大政管的求学时光,充实、精彩、硕果累累!
谢谢大家!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