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王思斌 | 怀念罗豪才校长,发展中国社会工作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我国现代行政法学的开拓者、奠基人罗豪才先生于2月12日上午逝世,享年84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前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得知后,写下此文,怀念罗豪才校长。
 
 

微信图片_20180221212532.jpg

 

今天下午先到城里办了一点事情,16:45分到办公室后,照例先打开电脑,上了校园网,看新闻。不好,罗豪才校长去世了。顿时,我回想起罗校长对北京大学乃至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支持。

 

国家教委于1987年底决定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本科专业,1988年初正式下文通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开办该专业。北京大学从此率先走上了社会工作学科重建和发展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罗豪才教授正担任北京大学主管外事的副校长,我在系里做教学行政工作,也参与操办了一些社会工作的国际学术会议,得到了罗校长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19944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筹)与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联合在北京大学召开“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会议筹备过程中我去请示校领导,找到罗校长。罗校长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积极支持,因为他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在发展社会工作学科中借鉴境外经验的必要性十分清楚。我向他汇报了会议拟邀请的国外、境外学者(那次来参加会议的外国及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学者达数十人),同时向他汇报了大会的主题。当他听到会议主题有“本土化”时,他认真地对我说,你们要认真考虑“本土化”这个说法,因为在台湾地区,有人用“本土化”来说事,是一种政治势力。我马上明白了罗校长在这方面的敏感性,也解释了会议组织者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具体理解。罗校长明确指出,与境外学者一起召开学术研讨会,既要保证积极的学术交流,也要有政治头脑。他的教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后来我与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代表就罗校长的意见进行沟通,达成共同理解,保证了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我们可以说社会工作既是服务社会的,也有一定的政治性,做社会工作也要有政治意识。

 

另一件事是罗校长对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支持。随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的发展,香港等境外社会工作学者、实务工作者对推动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表示了极大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者积极筹资,支持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改善办公条件,而且有相当的进展。为了促进这项工作,我专门多次找罗校长汇报,希望北大能划出一块地方由境外出资建立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罗校长对此相当积极认真,他向我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利用外来资金改善校内教学和研究设施的政策和形势,并积极促进这项工作。他陪同我们到未名湖北一处可以修缮的古建筑那里,介绍可以做的改建工作。罗校长那么忙,还陪我们实地勘察,真是感动了我们,也表现出罗校长务实的工作作风。

 

罗校长对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给予了巨大支持,正是他的指导和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我们要感谢罗校长,学习他的务实态度,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永远怀念罗校长。

 

201821218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