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陶雪良司长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论坛发表演讲

  2020年11月21日晚,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邀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司长陶雪良在廖凯原楼437报告厅就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住房政策发表主题演讲。本次讲座由MPA教育中心主任田凯老师主持。

  陶雪良司长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学系,2005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EMBA硕士学位,2012从清华大学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陶司长从1992年开始到国管局工作,曾参与《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多项重要制度文件的制定工作,曾发表20余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并出版学术专著《城市公共住房政策设计》。政府管理学院特聘陶司长担任学院MPA校外导师。

  在本次论坛中,陶雪良司长围绕经济学视角下公共住房政策的理论研究、实践挑战和策略建议展开了主题演讲。陶司长指出,在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中,住是相对来说最难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为那些没有市场支付能力的弱势群体解决住房问题,才能推动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目前,有关公共住房政策的研究较少,需要引起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陶雪良司长首先介绍了公共住房政策的基本情况,包括概念界定、研究背景和问题,以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他认为,公共住房政策是政府干预公共住房供给和需求的手段和形式,在这一政策体系中,公共住房政策的目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决定了行动方向和具体措施。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目标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陶司长强调,现阶段我国城市公共住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不均衡的问题,包括数量不均衡、质量不均衡、空间分布不均衡等。

 

  

 

  接下来,陶司长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公共住房政策在供给效率和需求公平两方面的问题。他指出,供给效率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行为能力、资源投入规模和组织机制;而需求公平则涉及公共产品的合理分配,其影响因素包括对象选择、确定标准和分配次序。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供给效率与需求公平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与住房民生、政府角色与市场推手、制度安排与利益分配、住房投资与住房消费等四个方面。陶司长强调,公共住房面临的供需问题不只是基本经济层面的问题,而是社会公共利益再分配的问题;社会是一个整体,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低收入群体的问题无法解决,就会发生转移和延伸,进而影响所有群体。同时,从国家治理到城市治理,再到社区治理、物业管理,是一条线,因此,研究和解决城市公共住房问题的关键在基层、在社区和小区。政策研究者要真正走进基层,观察现象、钻研案例,才能有助于公共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最后,陶司长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公共住房政策经济效用的差异,并提出了公共住房发挥经济效用的六点政策建议,包括选择合适的公共住房补贴方式、不断改进公共住房供给方式、增加公共住房政策强度、积极促进居民消费、加强人口管理、合理调整房地产市场等。

  田凯老师对陶雪良司长的演讲进行了简要总结。他指出,陶司长对现实社会的诸多观察,包括供需不均衡现象、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扭曲现象、城市生态链现象等,都非常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同学们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同学们与陶雪良司长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并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