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体雁教授做客广州开发区第七届“智囊谈”
———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下文简称“黄埔”)是我国国家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战略聚集地,也是打造世界级先进集群的前沿阵地。2020年6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教授应邀作客广州开发区第七届“智囊谈”智库活动,作了“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中国样本(CWII),建设全球生物安全能力中心与国际生物安全示范区”的主旨发言。

 

 

 

    沈体雁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应积极应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化危为机,紧抓新基建、工业4.0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国家安全的战略布局中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升级新思路,打造出以生物安全为例的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样本(CWII,China-sample of World-class Innovative Industry-cluster),为世界产业转型升级、全球生命健康保障提供黄埔经验、黄埔标准、黄埔质量。重塑黄埔在新时代世界产业集群版图中的战略地位,通过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打造,使之成为具有湾区品质、国家品格、世界品牌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城市典范。

 

 

一、广州开发区为何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一个地区特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高阶状态,它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广州开发区经过40年的开拓进取,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02亿元,增长8.6%,多项指数居全市乃至全国开发区第一。科技创新能力、营商环境指数、上市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财税总收入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这些彰显着“实力黄埔”。广州开发区已经拥有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从“快速起步,蓄势聚能”转换到了“加速提升,示范引领”的崭新阶段。经过多年的精心培养和政策精准扶持,广州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IAB)已初显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集群聚能”发展已经成为可能、必要、必须的新经济发展方式。敢为人先,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体现着“黄埔担当”。

 

二、什么是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沈体雁教授说,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就是具有世界竞争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型的高端产业集群,它在国际上有诸如“集群中每个工人的研发支出超过450美元,获得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位的人数必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者在本行业中所占份额高达21%”等明确的指标标准,还有“具有规模影响力、具有行业核心先导技术、形成产品附加值的品牌价值、龙头企业具有世界影响力、产业链完整、创新型的高端产业集群”等明确特征。同时,他还介绍讲解了科技部关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部分类容。

 

三、广州开发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愿景描绘

    在沈老师的描绘中,广州开发区应该直打“七寸”,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竞争的白热化战略产业领域——生物产业,结合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在上市公司、新产品、研发与工程中心、医院等方面的优势,以“生物安全”为契机:化危为机、把握战略机遇,以现有产业条件为基础,打造全球顶尖生物安全产业基地。其中,“基地”是指“世界级生物安全产业集群、全球生物安全能力中心、国际生物安全示范区三位一体”。他强调,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存,疫情防控成为全球常态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应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作为,准确识变、科学应对,化危为机、把握战略机遇,建设世界级生物安全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创新型生物安全产业集群,使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成为全球生物安全能力中心,国际生物安全示范,为国家安全与世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另外,他还详细解读了“生物安全”国内外的概念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草案)》的核心内容、生物安全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得关系、生物安全产业的定义等干货知识。并提出了:

 

(一)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发展三个五年计划:1、到2025年,创建成为粤港澳、全国乃至世界生物安全治理、产业化、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意识教育的示范区。2、到2030年,在现有生物医药企业与高端制造业能力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千亿级创新型生物安全产业集群。3、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安全能力中心,具备顶级生物安全智库、技术研发、研究交流、应急响应与指挥、产能与物资调配、生物安全法则条例制定与裁决、总部经济汇集等能力。

 

(二)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基本构成:需要有政府监管与服务机构,有专业化的集群治理组织,有防护防疫、检测检疫、疫苗试剂、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组成得集群核心产业,有配套的物流运输、设备制造、信息化改造等产业,还有国家实验室、高校大学、培训组织、规制机构等支持机构,这些共同组成了生物安全产业集群。

 

(三)最终形成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3+3个1”空间布局:即3个功能区——生物岛生命合作区、科学城生物安全研发和中试集聚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1个产业园——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1个生产基地——知识城生物安全产业基地;1个能力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

 

1.生物安全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路径

    第一步,梳理和完善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核心产业链:用产业链图谱的方式把适合广州开发区发展的核心产业链绘制出来,厘清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及发展优势与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治疗”。

    第二步,建设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重点园区,以点带面发展。通过园区加强产业集聚、强化集中管理,使园区成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空间抓手。

    第三步,建立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共识:首要是组建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治理组织,转变产业治理模式,发挥集群治理组织的专业性、专门性、服务性、灵活性等特点,从而高效推动各部门达成产业集群发展共识,促进集群生态迅速成长壮大。

    第四步,打造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社区,树立创新发展样板:营造既是产业推动者又是城市建造者的创新型生物安全产业社区,改变产业空间与城市泾渭分明的关系,模糊产业与城市的边界逐渐,实现生产、生活空间高度融合、功能混合,使产业社区的各个主体存在于城市的各个空间。产业社区的核心功能:研发、生产、生活、娱乐等,核心载体:涵盖生产、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载体,城市综合体;主要特征:产城深度融合,社区共享、创新产业生态。

    第五步,激活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生态活性:建立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政府完善政策支持、服务管理等体制机制,促使研发领域形成全链条长远布局;集群组织协调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政府、集群组织、龙头企业合力开创政、产、学、研、标准制定组织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六步,淬炼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世界竞争力:一是通过产业链定向招商形成规模优势,通过政策刺激鼓励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二是引入世界级龙头企业,并下力打造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品牌;三是引入和鼓励创新,从而掌握全球领先的核心生物技术;四是积极汇聚世界级科研资源和人才队伍;五是协力构建共生与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体系。

 

2.打造高质量生物安全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及问题讨论

    最后,沈体雁教授提出了“构建生物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生物安全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生物安全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构建生物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生物安全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生物安全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生物安全集群大脑,开发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地图与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系统”等一系列具有创意和实操价值的对策建议,并就“广州开发区生物安全产业集群组织的必要性与可能模式;筹建中国生物安全大学,探索生物安全职业培训体系,打造新时代的“生物安全黄埔军校”的可能性”等问题与参会领导和专家展开了开放性讨论。

 

    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博导何俊志教授,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博导邓宏图教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杨再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导刘金山教授,南开大学滨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薄文广副教授,以及区领导、区内相关单位及人员、高研院及战略研究院相关人员。